越南三大怪:“男人戴绿帽;女人戴口罩;火车汽车共一条道”。在中国男人戴绿帽,是对男人的轻视,传统的漫骂,是决不能接受的。越南人的绿帽,是威严和庄重的象征。这种“绿帽”,是我们在电影里见到的越南军队统一的帽子,像中国军队的钢盔,但外沿大些。他们的“绿帽”,有3个作用:遮阳、野战时的座位、水瓢;女人戴口罩,并不是我们“非典”时期,用来防护的那种纱布口罩,而是随便找来的或方或长的各种质地的围巾罩在脸上。原因是:面对外来侵略者女人的自我保护和防范的措施。
越南街头最流行的风景线----骑摩托车
在最艰难的时期,英美入侵者到处抓越南女人肆意玩弄。她们头戴斗笠,用围巾挡住面容,再不行,她们嚼槟榔,把一口洁白的牙齿变成黑色,吓住那些图谋不轨的人。带口罩在越南民间形成了一种风情,15岁的女孩就是大人了,于是丝巾“口罩”便遮住了娇好的面容,挡住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我们国家的火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安时安点启程,人等车,车不等人。在越南,是火车等人,什么时间人上的差不多了,火车才开。他们的火车是小轨、小火车。江上的大桥,有火车的轨道,没有火车时通汽车,火车来了,汽车停,等火车过去,汽车在通过。
河内,摩托车城。在河内休息的时候,我们上了一个五层楼的咖啡厅,蹬高远望,西湖就在我们的视野内,绿荫环绕,无比秀美。具越南导游小姐啊雅介绍:传说是常娥在梳头的时候,借机窥视美好的人间,一不小心,将圆镜碰掉了,掉在人间,摔成两半,一半大的掉在中国的杭州,一半小的掉在了越南的河内。于是就有了两个跨国相望的平静如镜的西湖。俯视河内街区,最吸引我的是像蝗虫一样的摩托车,铺天盖地。这些车,和汽车同路,没有快车和慢车道之分。在我们考察期间,基本上是旅游车给摩托车让路。在越南摩托车是主要交通工具,出租车很少,绝大多数是中国出产的摩托。
民房、坟茔地共存。在越南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那就是具有星级职称的坟茔。越南人信佛教和伊斯兰教,人死了,先埋3年,然后取出来,洗骨。将洗过的骨头装坛密封,埋入坟茔地。坟茔地一片又片,随处可见,和民房混居。公路两旁,随处可见。离住宅两、三米就是坟茔地,而且装修豪华,造型别致,评定一、二、三星级,大的可以进去避雨。
女人下地,支撑家庭。越南的妇女是非常勤劳的,地里的庄稼是女人操持,孩子是女人照顾,男人一般是享受型的,在我们中国,听说也有这样的民族,女人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地位却大不如男人了,这样的民族大概和越南离的很近吧。呵呵……
越南女人的酷爱----戴斗笠
似像非像的欧式建筑。越南的民房大都是自己的财产,基本上是四米宽,有两层、三层到五层不等,像立起来的火柴盒。仿欧式风格,有雨搭,在最上层,有的雨搭竟占到4/5的位置。大概是这里多是雨季的缘故吧。近几年,越南同样在搞改革开放,土地分到户,房屋自己建,密密麻麻的“火柴盒”,一个紧挨着另一个,占满了城市的道路两旁。一般用涂料刷成米黄色、黄色、淡粉色,个别的也有淡绿色的。
只有悬挂国旗的才是公房。在一个城市里,挂国旗的不太多。据导游介绍,越南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是可以的。以海关、税务等工作为代表的阶层工资高,大约是人民币的1500——2000元。一般的工薪阶层为人民币的800元左右。越南的生活用品比较便宜,尤其水果更便宜。菜肴偏清淡,少油盐。所以在越南很少见到胖子,男士、女士都很苗条。人民币在越南很受欢迎。越南币的面额大和人民币的比值为1:1800。越南人自己说,和中国比,我们是小国、小个子、小火车、小房子…….唯独越币的面值大。
独特的水上木偶。下龙湾的夜晚,让海风吹拂着,凉爽、温馨、柔和。皇家公园的灯光有些招摇的闪烁着,因为这里的灯光以辉煌的色彩掩盖了周围的景色。越南的古代和中国一样,也是帝王制,图腾也是龙,这在他们独特的水上木偶表演上很突出。在一汪绿色的池水中,表演艺术家们站在齐腰深的水中,隔着一道竹帘,手持表演道具,随着现场演奏的音乐和听不懂但韵味十足的越南民间音乐,让手中的道具上下翻飞独具魅力。
越南民族文化的馈宝---水上木偶
表演的内容基本上是和水紧密联系的。开场是两条鲛龙在水上翻腾,鲤鱼跳龙门,体现民族的信仰和文化。接着是农民的插秧场面,让我们进一步去体味勤劳的越南人民的辛苦的劳作。水牛是越南人民的朋友,水田里家门口,随处可见。在水上木偶表演中也是主角。让我这个从事文化工作的大开眼界。皇家公园里的一台节目,新的视点—独弦琴。
一个身着民族服饰的男孩,单腿点地两手操作,奏着自己的民族心曲。有些舞蹈风格和我们的瑶族相同,像竹竿舞、孔雀舞、有些墩皇色彩的皇家舞、敬酒歌,语言我听不懂,可从他们表演的体态语言、肢体语言、表情,可以体会到他们的热情好客和展示自己民族风情不可掩饰的骄傲心态。